日前,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《江苏省2019年第1期药品质量公告》,公布93批次不合格药品。其中,化学药、抗生素、生化药、中成药有9批次,中药材、中药饮片有78批次,医院制剂有6批次。
从公告中可以看出,此次药品检查,中药材、中药饮片仍然是不合格重灾区,93批次不合格药品中,中药材、中药饮片就占据78批次,几乎占了不合格药品的90%。那么在提升中药材质量方面,该采取怎样的举措?
三种原因致中药材质量沦陷
“中药材、中药饮片成为不合格药品重灾区,主要有三方面原因。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刘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
刘安介绍,首先是生产过程存在问题。中药材不是工业化产品,属于农产品范畴,不少中药材的栽培技术并不成熟,加之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产品质量波动较大。当前中药饮片厂普遍规模不大,加之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,在饮片的加工炮制过程不规范之处较多,因而出现了饮片形状不合格等低级问题。
其次,价格体系没有理顺。中药材和饮片的优质优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,导致优质饮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。在利益的驱使下,有些药农故意缩短药材栽培年限,以追求利益最大化。研究发现,甘草中成分含量和种植年限呈正相关。如果高含量的药材不能以高价格销售,对种植户而言缩短种植年限是提高利润的好办法。为此,刘安所在的团队正在建立优质中药材和饮片的评价方法,希望能够为规范市场、提高质量提供帮助。
还有就是对不合格饮片销售者和使用者的处罚力度不够。这里所说的使用者是指医院、药厂等,不是指患者。要形成让销售商、医院、药厂等单位不敢、不愿使用劣质药材和饮片的社会氛围,让劣质药材和饮片没有市场。
标准助力中药材质量提升

其实,长久以来,为解决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问题,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相应举措,例如药监局启动了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中药标准项目等等。
通过这些措施的施行,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得到了提升,调查表明,中药材和饮片的产品合格率是逐年上升的,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。“但中药材和饮片产业链长,涉及的问题较多,不可能在一夕之间解决问题。”刘安强调。

为了推动中药材的质量,中医药行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例如:中药材基源鉴定问题、种质种苗问题、栽培问题、采收加工问题等。刘安认为,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过程中,要注意这三点:
严守标准底线
有些地方、行业部门或专家,以目前市场情况为理由,希望通过降低国家标准,提升产品合格率。这种做法可能是本末倒置,不能用市场倒逼国家标准降低,而应该是以国家标准促进产品质量提升。
完善中药材标准
尽管目前国家标准有了较大提升,但是有些品种标准还是较低,有些品种的标准还不是很完善,有些品种的标准不太合理。中药材标准研究是一个长期、持续的工作。
尽快实施优质优价
其实这个问题之前很多专家都呼吁过,但一直没有实施,希望能尽快提上日程,以加强对优质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激励。
来源:科技日报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告知,我们将根据您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立即删除内容!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优检联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,转载本网作品需注明"来源: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"。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,如不同意转载,请告知本网撤除。联系邮箱 lixb@ulablink.com